close
中國葫蘆第一村:一個能賣3000元 葫蘆產量占全國80%
齊魯網聊城10月19日訊 一個葫蘆市場價一千到三千塊錢左右,是不是嚇您一跳?聊城市堂邑鎮路莊村,是遠近聞名的葫蘆村,被稱為“中國葫蘆第一村”。在這裡幾乎傢傢戶戶種葫蘆,大的小的,各式各樣的葫蘆隨處可見,村民靠著葫蘆發瞭傢致瞭富。
小葫蘆每畝凈賺一萬多
“這些大個的,這都叫中號,裡面那小點的就是美國葫蘆。最小的就是這袋子上的這幾樣,叫天津長嘴,就這個一公分的嘴,它就比那個小美國(葫蘆)多賣錢。”村民孫新華告訴記者,今年他們傢種瞭6畝地,近8個品種各式各樣的葫蘆,如今正處於晾曬期。說起這些葫蘆,她顯得格外高興,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葫蘆,能給他們傢帶來不小的收入。
“形狀好一點的賣50塊錢一個,走通貨不論大小還得25元一個。開始下來那時候,叫他們挑貨,比較正一點的都30塊錢一個。”孫女士說,如果一畝地能夠遇到幾個品相好的、稀送貨路線規劃有的,那更是不得瞭,一個葫蘆甚至能夠賣到少則上千,多則幾萬的高價。
據一名葫蘆種植戶介紹,一種叫連體雙胞胎的葫蘆,頭幾年要賣2000多一個,現在種出的多瞭,也能賣上1000多塊錢。而他種植的13公分的宮廷葫蘆,前幾天賣瞭3000多。
而像這樣動則上千的葫蘆,在整個路莊村,也並不少見。另一名村民地裡的葫蘆更是早早就被定瞭下來:“這個葫蘆賣瞭2000元,這是在地裡定的葫蘆,一般客戶過來都是地裡的綠皮就定下瞭。這一個賣瞭3000,這也是都交錢瞭的,都在這放著,現在還沒幹來,幹瞭就給他發貨,拿走。”
小小的葫蘆,給路莊村的老百姓(603883,股吧)帶來瞭不菲的收益,畝產都在萬元以上,葫蘆種植已經是該村最主要的經濟項目,目前很多村民甚至都走出路莊村,在外包地進行種植。
孫女士介紹,種植很普通的葫蘆,一畝地收入約萬元,“要是種些新品種,價格也沒法說。”而一名打磨葫蘆的村民說,一畝地能收2萬左右。
葫蘆加工是個細活,如果不及時去皮,新鮮的葫蘆會出現斑點、甚至爛掉。剛摘下來的新鮮葫蘆,首先就需要用機器進行去皮處理。
如今正是打皮曬葫蘆的季節,傢傢戶戶正忙著處理自傢的葫蘆,一個熟練的傢庭婦女,小葫蘆一天大約能處理3000個,大的葫蘆能處理1000個左右。剛剛去掉青皮的葫蘆還需要放到水裡進行清洗,再曬出來好皮色。
路莊葫蘆形成規模 眾多外商來拿貨
大大小小的葫蘆,給路莊村的村民帶來瞭不菲的收益。村民們都戲稱這葫蘆都是地裡結出的金疙瘩。那麼這麼多的葫蘆,是如何一步一步換成錢,裝進老百姓的腰包裡的呢?
每年的9月初到11月份,各地客商和玩傢都會慕名而來,收走幾萬或者幾車,這裡的葫蘆幾乎不愁銷路。
記者采訪時,一位臨沂客商表示已經在這裡待瞭9天,“今天掏瞭些給我一個朋友往外發的,這些有幾塊的,幾十的都會有的。我收瞭接近小6萬塊錢的瞭。”一名哈爾濱客商則表示,自己一年來10次,每次來都收兩車走。
除瞭外地的客商和遊客,當地很多人也做起瞭淘寶生意,於華田就是其中一位。
“這種葫蘆就是素葫蘆,直接包裝好就發貨。像這種小的三四十,到五百之間。”老於的網店一天的成交額在3到4千元左右,偶爾也有過萬的時候。目前路莊村像他這樣的商傢有300多戶,基本上能夠自產自銷。除瞭淘寶,還有很多種植戶也開起瞭自己的葫蘆工作室,進行銷售。
在王志寬的工作室裡,大部分都是精品葫蘆,價格也稍微高一些,主要負責給一些優質商傢和高端玩傢供貨。一株造型寓意為福壽連綿的整棵葫蘆,目前的市場價值大約在1000到3000塊錢左右。“沒數過我這裡面類型有多少種,應該有個小幾十種,二三十種是沒有問題的。現在是旺季,大體上每天銷售額有的時候幾千,多的時候一萬以上吧。”
葫蘆加工產業為百姓增收致富
目前,聊城的葫蘆產業蒸蒸日上。從零散種植、加工,到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,在這裡除瞭有隻賣幾十元一個的素葫蘆,還有能賣到幾萬一個的工藝葫蘆。精美的工藝葫蘆都是怎麼制作出來的?又給老百姓帶來瞭哪些商機呢?
郝洪燃是路莊村最早經營葫蘆生意的村民。2001年,他建起瞭自己的葫蘆加工廠,走向瞭產業化發展之路,目前他經營的工藝葫蘆大約有100多種。“我們這裡一般就是烙畫、浮雕、針雕這幾款走的是最快的,量最大的還是烙畫工藝。”
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,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烙畫葫蘆是指用烙鐵在葫蘆上熨出烙痕作畫,與葫蘆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、收藏,藝術價值極高。
烙畫葫蘆主要以歷史人物、民間故事、神話傳說為主,其次也有汽車監控app詩詞歌斌,個人畫像等等。很多烙畫圖案有深有淺,極其精美。
而在這裡烙畫的工人大多是附近的村民,忙時農忙,有時間便到廠裡來工作,除瞭傢裡的收成以外,制作工藝葫蘆也能為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。 一名工人說,“做的快的,快手一天劃上100多,200塊錢。”
目前路莊村有葫蘆加工作坊200多個,占據全國葫蘆產銷量的80%,是全國最大的葫蘆產品集散地,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葫蘆第一村。
相關報道:解密網店第一村
2016年的“雙11”剛剛過去,“雙12”又將在下周拉開帷幕。今年的“雙11”在無數“剁手族”的努力下,天貓的成交額突破瞭1207億元。而每年“雙11”“雙12”的購物狂歡所映襯出的是網店經濟近幾年的飛速發展。也正因如此,不少人都當起瞭淘寶店主。在浙江省義烏市江東街道,一座名為青巖劉的小村正處在一年中最忙碌的階段。在這座小小的村莊裡面,竟容納著3200多傢網店。“中國網店第一村”的標識,更是彰顯出這座小村莊的特殊之處。
723戶人傢 電商從業者卻有25000人“不好意思,我正在打包發快遞,您能不能晚上再打過來?”2016年的“雙11”已經過去瞭一個月,但是對於楊耀暉來說,忙碌依然在持續,而他到青巖劉村開網店已經有三年時光。
青巖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介紹,青巖劉村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,戶籍戶數723戶,在冊人口1735人。從2007年,第一傢淘寶店“鄰傢實惠小店”在這裡開業以來,截至2015年,青巖劉村內的網店已經多達3200多傢,電商從業人員2.5萬餘人,而他們2015年全年銷售額近45億,日均出單量10萬單左右。
說起青巖劉村的發展歷程,毛勝平表示,當年青巖劉村的情況非常適合經濟實力弱、剛起步的電商創業。2006年時,青巖劉村完成瞭舊村改造,每傢每戶的樓房都建成4層半結構。但大部分傢庭實際隻用到半層或一層,除自用外還有大量空餘。而青巖劉村所處的義烏市江東街道正處在城鄉結合區域,所需生活成本相較於其他地區比較低。村中空餘的房屋,剛好能滿足住宿、辦公、倉儲等需求。地處義烏這個國內小商品集散地,也讓青巖劉村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,“豐富的商業信息、商品城海量的貨源和商貿物流的便捷,讓整個青巖劉村的創業門檻很低,非常適合缺乏資金、缺乏信息、缺乏途徑的草根創業。”
如今,青巖劉村的獨特區位優勢仍在發揮作用。毛勝平提供瞭這樣一組數據,青巖劉村3200多傢網店銷售的產品種類繁多,服裝占20.9%、飾品占18.7%、禮品占11.8%、玩具占10%、小傢電占6.8%、針織用品占5.6%、日用百貨占8.6%、五金占3.6%、辦公用品占2.3%、化妝品占7.3%。“在所有的店傢之中,有63%的網店賣傢視義烏國際商貿城為網貨基地,主要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進貨。”
在2015年時,國內“四通一達”五傢快遞公司已經將青巖劉村全面覆蓋。毛勝平還表示,除瞭國內幾大快遞公司之外,還有DHL等20多傢快遞物流公司進駐到瞭村裡。“網貨能快速送達全國各地和全球100多個國傢和地區。”與青巖劉村一街之隔的江東貨運市場則是義烏第一大物流市場,也正是如此,青巖劉村快遞物流相比其他地區有較大優勢。
當年在青巖劉村創業的童志達告訴記者,7年前,他就是租下瞭青巖劉村27號樓1單元的一層,並從那裡開始瞭自己的創業之路。“當時選擇在青巖劉村,一是因為成本比較低,二是因為區域有優勢,進貨出貨都比較方便。”
平均年齡25歲 眾多80後、90後來此創業
2009年,義烏工商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淘寶創業班,並且引進該校的學生到青巖劉村進行創業。也正是在那時,童志達來到青巖劉村開始創業。
“今年"雙11"我們還好,沒有特別忙。因為我做的是批發,跟普通的淘寶電商還不太一樣。”童志達告訴記者,當時身邊有朋友通過做電商賺到瞭不少錢,也讓他萌生瞭做電商的想法。如今,33歲的童志達和他的網絡電子商行年營業額已經突破千萬。像童志達一樣從青巖劉村起步的年輕創業者還有很多。毛勝平介紹說,整個青巖劉村電商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隻有25歲。
與童志達一樣,1992年出生的楊耀暉也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。2013年,大學畢業的楊耀暉和女友一起到青巖劉村創業,懷揣著從父母那借的10萬元,租下瞭辦公地點之後開瞭一傢網店。“我來青巖劉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老婆就是村裡人。”他告訴記者,2015年童裝店的生意最紅火時一個月的銷售額接近70萬。“有時候一天就能發出去兩萬單。”
也許,正是如此多的年輕創業者,讓青巖劉村顯得很“潮”。毛勝平告訴記者,村子裡在基礎配套方面,已經實現百兆光纖免費入戶,公共區域實現Wi-Fi全覆蓋。他表示,在未來這也將成為大數據和移動電商發展的基礎。
去向何方?“第一村”和“創業者”都還在路上
當記者聯系到童志達時,他告訴記者,他的公司已經搬出瞭青巖劉村。童志達表示,在做瞭一段商品批發之後,他創立瞭自己的品牌,建立瞭工廠。如今他銷售的商品幾乎都是自己工廠生產的,“一旦有瞭工廠,情況和單純做電商可能就不太一樣瞭,一是資金投入上要比以前大得多,人員等各方面成本也就要高得多。相對的規模也要進行升級。離開青巖劉村主要還是因為倉儲的地方不夠,我們搬出來之後換瞭一個比較大的地方。”
毛勝平表示,村內的倉儲問題已被註意到。他透露,青巖劉村已經進一步明確,在青巖劉村電商發展的基礎上,未來將借助城鄉結合的優勢,重新規劃、佈局電商村的物流倉儲功能區域,打造一個科學合理的公共集約性倉儲功能區,從倉儲面積上解決電商對倉儲量的需求,同時可以實現貨權與實物相分離的專業化倉儲管理模式。
除此之外,青巖劉村似乎已經不僅僅滿足於“網店第一村”的名號。毛勝平透露,未來青巖劉村將加大與各大專院校合作的力度和深度,在電子商務、美工、設計、物流、跨境、營銷、策劃等專業方向與高校建立人才實習實踐戰略合作,打造“青巖劉千名電商人才資源庫”以及新一代創客工坊。
“第一村”還在路上,村內的創業者也在悄然升級。楊耀暉告訴記者,他和妻子在網店中投入的精力已經不是很多,他本人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瞭新興的“微店”之上。“網店已經不如從前那麼好賺錢瞭,所以我現在更多的是在做自己的微店。”在他看來,與網店相比,微店讓買賣雙方更具平衡性。“從前,可能一個是買傢一個是賣傢,但是有瞭微店之後,因為基於微信這個平臺,顧客和店主似乎就有瞭朋友這層新的關系,不買東西的時候,也能溝通、聊天。”而楊耀暉也表示,他銷售的商品也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從供貨商那裡進貨。“我現在做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自己設計的,基本上都是把訂單下到廠裡直接生產出來專供給我們。”在楊耀暉接受采訪時,記者依然能聽到網店客服收到消息時“滴答”的提示聲。他告訴記者,開網店很辛苦,有時候要和買傢溝通到很晚。他也表示,未來自己依舊會從事“電商”這個行業,“這個行業變化很快,所以我們可能也要不斷去適應新的環境。”新報記者 邵毅
(責任編輯:車隊監控系統婁在霞 )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中國葫蘆第一村:一個能賣3000元 葫蘆產量占全國80%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齊魯網聊城10月19日訊 一個葫蘆市場價一千到三千塊錢左右,是不是嚇您一跳?聊城市堂邑鎮路莊村,是遠近聞名的葫蘆村,被稱為“中國葫蘆第一村”。在這裡幾乎傢傢戶戶種葫蘆,大的小的,各式各樣的葫蘆隨處可見,村民靠著葫蘆發瞭傢致瞭富。
小葫蘆每畝凈賺一萬多
“這些大個的,這都叫中號,裡面那小點的就是美國葫蘆。最小的就是這袋子上的這幾樣,叫天津長嘴,就這個一公分的嘴,它就比那個小美國(葫蘆)多賣錢。”村民孫新華告訴記者,今年他們傢種瞭6畝地,近8個品種各式各樣的葫蘆,如今正處於晾曬期。說起這些葫蘆,她顯得格外高興,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葫蘆,能給他們傢帶來不小的收入。
“形狀好一點的賣50塊錢一個,走通貨不論大小還得25元一個。開始下來那時候,叫他們挑貨,比較正一點的都30塊錢一個。”孫女士說,如果一畝地能夠遇到幾個品相好的、稀送貨路線規劃有的,那更是不得瞭,一個葫蘆甚至能夠賣到少則上千,多則幾萬的高價。
據一名葫蘆種植戶介紹,一種叫連體雙胞胎的葫蘆,頭幾年要賣2000多一個,現在種出的多瞭,也能賣上1000多塊錢。而他種植的13公分的宮廷葫蘆,前幾天賣瞭3000多。
而像這樣動則上千的葫蘆,在整個路莊村,也並不少見。另一名村民地裡的葫蘆更是早早就被定瞭下來:“這個葫蘆賣瞭2000元,這是在地裡定的葫蘆,一般客戶過來都是地裡的綠皮就定下瞭。這一個賣瞭3000,這也是都交錢瞭的,都在這放著,現在還沒幹來,幹瞭就給他發貨,拿走。”
小小的葫蘆,給路莊村的老百姓(603883,股吧)帶來瞭不菲的收益,畝產都在萬元以上,葫蘆種植已經是該村最主要的經濟項目,目前很多村民甚至都走出路莊村,在外包地進行種植。
孫女士介紹,種植很普通的葫蘆,一畝地收入約萬元,“要是種些新品種,價格也沒法說。”而一名打磨葫蘆的村民說,一畝地能收2萬左右。
葫蘆加工是個細活,如果不及時去皮,新鮮的葫蘆會出現斑點、甚至爛掉。剛摘下來的新鮮葫蘆,首先就需要用機器進行去皮處理。
如今正是打皮曬葫蘆的季節,傢傢戶戶正忙著處理自傢的葫蘆,一個熟練的傢庭婦女,小葫蘆一天大約能處理3000個,大的葫蘆能處理1000個左右。剛剛去掉青皮的葫蘆還需要放到水裡進行清洗,再曬出來好皮色。
路莊葫蘆形成規模 眾多外商來拿貨
大大小小的葫蘆,給路莊村的村民帶來瞭不菲的收益。村民們都戲稱這葫蘆都是地裡結出的金疙瘩。那麼這麼多的葫蘆,是如何一步一步換成錢,裝進老百姓的腰包裡的呢?
每年的9月初到11月份,各地客商和玩傢都會慕名而來,收走幾萬或者幾車,這裡的葫蘆幾乎不愁銷路。
記者采訪時,一位臨沂客商表示已經在這裡待瞭9天,“今天掏瞭些給我一個朋友往外發的,這些有幾塊的,幾十的都會有的。我收瞭接近小6萬塊錢的瞭。”一名哈爾濱客商則表示,自己一年來10次,每次來都收兩車走。
除瞭外地的客商和遊客,當地很多人也做起瞭淘寶生意,於華田就是其中一位。
“這種葫蘆就是素葫蘆,直接包裝好就發貨。像這種小的三四十,到五百之間。”老於的網店一天的成交額在3到4千元左右,偶爾也有過萬的時候。目前路莊村像他這樣的商傢有300多戶,基本上能夠自產自銷。除瞭淘寶,還有很多種植戶也開起瞭自己的葫蘆工作室,進行銷售。
在王志寬的工作室裡,大部分都是精品葫蘆,價格也稍微高一些,主要負責給一些優質商傢和高端玩傢供貨。一株造型寓意為福壽連綿的整棵葫蘆,目前的市場價值大約在1000到3000塊錢左右。“沒數過我這裡面類型有多少種,應該有個小幾十種,二三十種是沒有問題的。現在是旺季,大體上每天銷售額有的時候幾千,多的時候一萬以上吧。”
葫蘆加工產業為百姓增收致富
目前,聊城的葫蘆產業蒸蒸日上。從零散種植、加工,到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,在這裡除瞭有隻賣幾十元一個的素葫蘆,還有能賣到幾萬一個的工藝葫蘆。精美的工藝葫蘆都是怎麼制作出來的?又給老百姓帶來瞭哪些商機呢?
郝洪燃是路莊村最早經營葫蘆生意的村民。2001年,他建起瞭自己的葫蘆加工廠,走向瞭產業化發展之路,目前他經營的工藝葫蘆大約有100多種。“我們這裡一般就是烙畫、浮雕、針雕這幾款走的是最快的,量最大的還是烙畫工藝。”
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,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烙畫葫蘆是指用烙鐵在葫蘆上熨出烙痕作畫,與葫蘆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、收藏,藝術價值極高。
烙畫葫蘆主要以歷史人物、民間故事、神話傳說為主,其次也有汽車監控app詩詞歌斌,個人畫像等等。很多烙畫圖案有深有淺,極其精美。
而在這裡烙畫的工人大多是附近的村民,忙時農忙,有時間便到廠裡來工作,除瞭傢裡的收成以外,制作工藝葫蘆也能為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。 一名工人說,“做的快的,快手一天劃上100多,200塊錢。”
目前路莊村有葫蘆加工作坊200多個,占據全國葫蘆產銷量的80%,是全國最大的葫蘆產品集散地,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葫蘆第一村。
相關報道:解密網店第一村
2016年的“雙11”剛剛過去,“雙12”又將在下周拉開帷幕。今年的“雙11”在無數“剁手族”的努力下,天貓的成交額突破瞭1207億元。而每年“雙11”“雙12”的購物狂歡所映襯出的是網店經濟近幾年的飛速發展。也正因如此,不少人都當起瞭淘寶店主。在浙江省義烏市江東街道,一座名為青巖劉的小村正處在一年中最忙碌的階段。在這座小小的村莊裡面,竟容納著3200多傢網店。“中國網店第一村”的標識,更是彰顯出這座小村莊的特殊之處。
723戶人傢 電商從業者卻有25000人“不好意思,我正在打包發快遞,您能不能晚上再打過來?”2016年的“雙11”已經過去瞭一個月,但是對於楊耀暉來說,忙碌依然在持續,而他到青巖劉村開網店已經有三年時光。
青巖劉村黨支部書記毛勝平介紹,青巖劉村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,戶籍戶數723戶,在冊人口1735人。從2007年,第一傢淘寶店“鄰傢實惠小店”在這裡開業以來,截至2015年,青巖劉村內的網店已經多達3200多傢,電商從業人員2.5萬餘人,而他們2015年全年銷售額近45億,日均出單量10萬單左右。
說起青巖劉村的發展歷程,毛勝平表示,當年青巖劉村的情況非常適合經濟實力弱、剛起步的電商創業。2006年時,青巖劉村完成瞭舊村改造,每傢每戶的樓房都建成4層半結構。但大部分傢庭實際隻用到半層或一層,除自用外還有大量空餘。而青巖劉村所處的義烏市江東街道正處在城鄉結合區域,所需生活成本相較於其他地區比較低。村中空餘的房屋,剛好能滿足住宿、辦公、倉儲等需求。地處義烏這個國內小商品集散地,也讓青巖劉村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,“豐富的商業信息、商品城海量的貨源和商貿物流的便捷,讓整個青巖劉村的創業門檻很低,非常適合缺乏資金、缺乏信息、缺乏途徑的草根創業。”
如今,青巖劉村的獨特區位優勢仍在發揮作用。毛勝平提供瞭這樣一組數據,青巖劉村3200多傢網店銷售的產品種類繁多,服裝占20.9%、飾品占18.7%、禮品占11.8%、玩具占10%、小傢電占6.8%、針織用品占5.6%、日用百貨占8.6%、五金占3.6%、辦公用品占2.3%、化妝品占7.3%。“在所有的店傢之中,有63%的網店賣傢視義烏國際商貿城為網貨基地,主要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進貨。”
在2015年時,國內“四通一達”五傢快遞公司已經將青巖劉村全面覆蓋。毛勝平還表示,除瞭國內幾大快遞公司之外,還有DHL等20多傢快遞物流公司進駐到瞭村裡。“網貨能快速送達全國各地和全球100多個國傢和地區。”與青巖劉村一街之隔的江東貨運市場則是義烏第一大物流市場,也正是如此,青巖劉村快遞物流相比其他地區有較大優勢。
當年在青巖劉村創業的童志達告訴記者,7年前,他就是租下瞭青巖劉村27號樓1單元的一層,並從那裡開始瞭自己的創業之路。“當時選擇在青巖劉村,一是因為成本比較低,二是因為區域有優勢,進貨出貨都比較方便。”
平均年齡25歲 眾多80後、90後來此創業
2009年,義烏工商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開設淘寶創業班,並且引進該校的學生到青巖劉村進行創業。也正是在那時,童志達來到青巖劉村開始創業。
“今年"雙11"我們還好,沒有特別忙。因為我做的是批發,跟普通的淘寶電商還不太一樣。”童志達告訴記者,當時身邊有朋友通過做電商賺到瞭不少錢,也讓他萌生瞭做電商的想法。如今,33歲的童志達和他的網絡電子商行年營業額已經突破千萬。像童志達一樣從青巖劉村起步的年輕創業者還有很多。毛勝平介紹說,整個青巖劉村電商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隻有25歲。
與童志達一樣,1992年出生的楊耀暉也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。2013年,大學畢業的楊耀暉和女友一起到青巖劉村創業,懷揣著從父母那借的10萬元,租下瞭辦公地點之後開瞭一傢網店。“我來青巖劉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老婆就是村裡人。”他告訴記者,2015年童裝店的生意最紅火時一個月的銷售額接近70萬。“有時候一天就能發出去兩萬單。”
也許,正是如此多的年輕創業者,讓青巖劉村顯得很“潮”。毛勝平告訴記者,村子裡在基礎配套方面,已經實現百兆光纖免費入戶,公共區域實現Wi-Fi全覆蓋。他表示,在未來這也將成為大數據和移動電商發展的基礎。
去向何方?“第一村”和“創業者”都還在路上
當記者聯系到童志達時,他告訴記者,他的公司已經搬出瞭青巖劉村。童志達表示,在做瞭一段商品批發之後,他創立瞭自己的品牌,建立瞭工廠。如今他銷售的商品幾乎都是自己工廠生產的,“一旦有瞭工廠,情況和單純做電商可能就不太一樣瞭,一是資金投入上要比以前大得多,人員等各方面成本也就要高得多。相對的規模也要進行升級。離開青巖劉村主要還是因為倉儲的地方不夠,我們搬出來之後換瞭一個比較大的地方。”
毛勝平表示,村內的倉儲問題已被註意到。他透露,青巖劉村已經進一步明確,在青巖劉村電商發展的基礎上,未來將借助城鄉結合的優勢,重新規劃、佈局電商村的物流倉儲功能區域,打造一個科學合理的公共集約性倉儲功能區,從倉儲面積上解決電商對倉儲量的需求,同時可以實現貨權與實物相分離的專業化倉儲管理模式。
除此之外,青巖劉村似乎已經不僅僅滿足於“網店第一村”的名號。毛勝平透露,未來青巖劉村將加大與各大專院校合作的力度和深度,在電子商務、美工、設計、物流、跨境、營銷、策劃等專業方向與高校建立人才實習實踐戰略合作,打造“青巖劉千名電商人才資源庫”以及新一代創客工坊。
“第一村”還在路上,村內的創業者也在悄然升級。楊耀暉告訴記者,他和妻子在網店中投入的精力已經不是很多,他本人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瞭新興的“微店”之上。“網店已經不如從前那麼好賺錢瞭,所以我現在更多的是在做自己的微店。”在他看來,與網店相比,微店讓買賣雙方更具平衡性。“從前,可能一個是買傢一個是賣傢,但是有瞭微店之後,因為基於微信這個平臺,顧客和店主似乎就有瞭朋友這層新的關系,不買東西的時候,也能溝通、聊天。”而楊耀暉也表示,他銷售的商品也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從供貨商那裡進貨。“我現在做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自己設計的,基本上都是把訂單下到廠裡直接生產出來專供給我們。”在楊耀暉接受采訪時,記者依然能聽到網店客服收到消息時“滴答”的提示聲。他告訴記者,開網店很辛苦,有時候要和買傢溝通到很晚。他也表示,未來自己依舊會從事“電商”這個行業,“這個行業變化很快,所以我們可能也要不斷去適應新的環境。”新報記者 邵毅
(責任編輯:車隊監控系統婁在霞 )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中國葫蘆第一村:一個能賣3000元 葫蘆產量占全國80%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